幻灯二

赛迪展望 | 一文了解“2021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展望2021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工业污染物排放将继续保持下降,各项节能减排工作将有序推进。随着"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任务开启,结构优化仍是节能减排最大动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进入改革期,绿色关键技术创新有所突破,绿色制造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但工业能源消费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增大、西部地区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新阶段下,工业绿色发展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基于对上述形势和问题的前瞻性分析,赛迪研究院提出了强化工业节能监督和管理、研究制定西部地区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推动信息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工业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等对策建议。

一、对2021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工业污染物排放预计持续下降

2020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年收窄4.4个百分点。部分高载能行业生产逐步恢复,粗钢、生铁、十种有色金属和乙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5%、4.3%、4.3%和2.8%。1-10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396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5.7%;预计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8%左右,与上半年相比情况发生好转,基本能够完成年度和"十三五"节能目标任务。

进入2021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望继续下降。首先,工业领域有望出台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工业节能的新目标以及关于结构性节能、技术性节能、管理性节能的新举措,为2021年工业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政策层面的保障。其次,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底数较低,2021年在国际国内复工复产秩序逐渐恢复的推动下,我国工业增加值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超过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带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第三,"十四五"期间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持续推进,结构性节能的效果显现。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望继续保持下降态势。首先,2020年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出了多项举措,包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完善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管理等。其次,工业仍是主要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工业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约80%和40%左右,随着减排指标管理、环境监管等措施的深入推进,高污染行业将呈现有限增长,且重点行业环保措施将进一步加严,2021年工业领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延续下降态势。

(二)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比重持续下降,结构优化仍是节能减排的最大动力

进入2021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主线,结构优化仍是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动力。首先,四大高载能行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有望在2021年继续保持小幅下降态势。自2012年以来,化工、建材、钢铁和有色等四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比重一直保持下降态势,2020年1-10月,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7.7%,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其次,新动能促进工业经济结构持续改善,1-10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部分高新产品较快增长,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0%以上,智能手表、3D打印设备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另外,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政策导向没有变化。工业领域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狠抓政策落地落实,工业结构持续优化的政策环境较好。预计2021年,在政策和市场双重推动下,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工业结构逐步优化,结构节能潜力持续释放。

(三)工业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进入改革期

预计2021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我国工业绿色发展将进入新阶段。一是,"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领域新的纲领性文件出台的可能性较大,工业绿色发展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二是,工业领域"十三五"期间创建的绿色制造体系也面临改革。首先,绿色园区、绿色工厂任务已完成,2021年以及"十四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值得深思。其次,绿色制造的标准体系建设仍需加强。绿色工厂的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公布实施,分行业的绿色工厂标准正在不断完善,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产品标准缺口仍然很大。

(四)绿色关键技术有所突破,绿色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落实,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利用等环节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即将构建,绿色技术创新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领域的重点任务之一,2021年,预计将有一批关键材料、仪器设备、核心工艺、工业控制装置的绿色制造技术瓶颈得到突破,绿色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对发展绿色产业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进一步厘清了产业边界,并要求各地方、部门要以《目录》为基础,根据各自领域、区域发展重点,出台投资、价格、金融、税收等方面政策措施,着力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预计2021年随着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落实,绿色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警惕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大幅增长

首先,回顾2020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呈现"前低后高"走势,8、 9、10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5%,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要警惕快速增长态势持续到2021年。其次,"十四五"新形势下,党中央审时度势,多次提出要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要求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这个过程若不加强管控容易使得能源消费增长较快。

(二)西部地区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西部地区多数省份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2020年,随着西部地区生产秩序较快恢复,西部地区高耗能行业呈现恢复性增长,这种态势可能持续到2021年。2020年1-10月,在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值的16个省份中,西部地区占了10个,中部地区占了3个,东部地区占2个,东北部地区占1个。同时,202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在遵循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目录基础上,还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色优势制定了鼓励类产业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范围扩大,其中不乏一些重化工产业,预计2021年将有大批新项目入驻西部地区,地区节能减排压力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形势更加复杂。

(三)信息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应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中涉及到的信息通信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信息通信业发展中应注重两大问题。一是信息通信业自身已成为我国重要耗能领域,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未来信息通信业能耗将明显上升。二是信息通信业将成为"十四五"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助力。通过5G、人工智能等方式可以更有效率地采集能耗、物耗、排放数据,识别绿色发展风险,以及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促进工业绿色转型。

(四)工业节水亟需高度重视

近年来,为保障水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节水优先为首的治水方针。工业作为用水的重点领域,应将大力推进工业节水及水处理作为"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目前工业用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点缺水区域工业节水工作亟待加强,尤其是黄河流域和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高耗水行业占比依然较大等。二是工业节水与水处理管理措施和办法有限,精细化管理还不足,缺乏智慧化管理手段,标准体系仍不完善。三是不同行业间存在节水不平衡,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节水工作较为深入,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高,而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仍需加大节水力度,提高用水效率。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工业节能监督和管理

一是加强工业能源消费情况的跟踪管理,及时分析可能造成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大幅上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反弹的潜在因素,准确提出应对措施,确保"十四五"开局之年工业节能亮出好成绩。二是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继续推进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严格执行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的能评环评,加强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把好能耗准入关,加强能评和环评审查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规审批行为;同时,加快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提高标准的限定值及准入值。四是建立节能市场化机制,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构建市场化节能机制。

(二)研究制定西部地区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

一是总体谋划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充分考虑西部地区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在淘汰落后产能、新上项目能评环评以及节能减排技改资金安排等方面,实施有别于东、中部地区的工业节能减排政策。二是加强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消费情况的监督管理,重点针对那些能源消费增速较快、重化工业比重偏高的省份,及时分析制约其工业节能目标任务完成的因素,加强指导和监督。三是加快推进工业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开展省级绿色制造体系试点建设。四是做强西部地区特色和优势产业,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补充产业链,实现原材料行业的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发挥西部地区能源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提升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利用水平。

(三)大力推动信息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合理规划 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针对 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广节能措施,开展绿色基站、绿色数据中心的能效评价,提升在建与新建设施运行能效。积极采用新型高效蓄电技术,提高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利用的规模和比例,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应用,为新基建绿色发展赋能。二是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的融合。加快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手段,在钢铁、水泥、石化与化工等重点传统行业建立园区、企业等层级的能源、重要资源、污染物排放的数据管理系统,推动优化调配和风险预估。应用信息技术驱动协同制造,提高组织效率及能源利用效率。

(四)深入推进工业节水和水污染治理

一是大力推动黄河流域、京津冀缺水地区工业节水工作,黄河流域坚持以水定产严格节水,京津冀地区严格控制钢铁、石化化工等高耗水行业新增产能,推动再生水、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的利用。二是加强工业节水管理。融合5G技术、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节水的智慧化监管。健全节水标准体系,完善各工业行业用水定额标准;三是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定期开展节水诊断、进行水平衡测试;编制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ccid-2014”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