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 | 点赞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新行动,知行合一助推双碳目标
有这样一项大学生竞赛,从2008年最初报名的88所高校,到2022年报名的600余所高校,十五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成为了一项当之无愧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大赛。
有这样一项大学生竞赛,参赛人数高达30000+,团队作品数超5000项,尽管可能只有不足5%的概率脱颖而出进入决赛,但数万名学子却依旧跃跃欲试,勇攀高峰。
有这样一项大学生竞赛,引领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深化,让创新想法变成现实,助推参赛学子全面发展,不少学子因此无缝衔接科研道路,成长为大学教授、节能专家或是企业新秀,为其大学生活乃至人生道路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便是同学们口口相传的“节能减排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2022年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稳定在榜并列为2022年重点观摩和考察项目。
回首十五载节能减排竞赛,华北电力大学深耕育人助推创新实践,华电学子求真笃行大胆开拓,用实践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科技创新书写报国之志。他们因结缘节能减排大赛,解锁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他们因团结合作收获了超出预期的成长。
就让我们透过亲历者、见证者的视角,感受那些不为人知的点滴故事,感受属于他们的特殊成长。
01
梦想
从选择尝试开始
黄锦洋是来自会计2001班的一位福建小姑娘。2021年,正值大一下学期的她偶然关注到节能减排大赛的校赛通知。还未参与过竞赛的她带着懵懂的兴趣,参加了节能减排宣讲会。宣讲会上,听着主讲老师介绍节能减排大赛的定位和参赛要求,看着大屏幕上的历届获奖和作品简介,一个个工科名词明明都是认识的字,却让人一头雾水。
原本想打退堂鼓的她幸好坚持听到了社会实践部分的讲解。她了解到,并非只有科技作品才能参赛,社会调研报告作为节能减排大赛的一大板块也可以崭露头角。然而,这依旧看上去像是一场属于“技术大佬”的发明创造盛宴。细数学校历届获奖,社会实践作品寥寥无几。尽管如此,她还是凭着一腔热血想要试试看。
刚坚定了报名决心,才发现摆在眼前的问题越来越多。由于节能减排是一项团体竞赛,必须组队参加。一时间,和谁一起做实践,如何进行一场和节能减排相关的社会实践,怎么完成一项规范的社会调查报告……太多的未知容易让毫无经验的她产生“才刚大一,明年再说”的想法。但要强的她心有不甘,无论如何都想抓住机会试试看。
宣讲会后,她成为为数不多主动添加主讲老师微信的学生之一。在老师的推荐下,她和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两名大二学生组成跨学院团队,着手思考选题。终于,在节能减排经验交流会后他们得到了启发,共同选定了学校周围建成不久、在学生中知名度不高但建设意义深远的回龙观自行车道进行节能减排和社会意义调研分析。
三名团队成员至此开启了风雨无阻的骑行调研之旅。调研过程有太多的坎坷,比如辗转多处都未能联系采访到相关负责单位,除了新闻报道中少的可怜的数据,骑行者大多行色匆匆难以深度访谈固定使用者……最终,硬着头皮完成的报告初稿在校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作为一次尝试大家已然心满意足。几个月后,团队递补喜提节能减排市赛机会,大家又一次燃起了斗志。问题总是解决不完的,但他们从没因为从零开始放弃去解决问题。某日,当大家从市赛获奖名单中忐忑找寻熟悉的“自行车道”时,原本以为会找很久,结果第一页中“华北电力大学”六个字就让大家瞬间屏住呼吸,“特等奖”三个字让人简直不敢相信。
“啊啊啊,天啊,这是我们吗?”“是我们吧?”“竟然是我们?”“答辩那天咱的确挺行的”。群聊里大家的惊喜迅速蔓延。
迈出第一步时,你并不知能走多远。但倘若徘徊不前,终是难以进步。属于大胆尝试者的嘉奖,就在选择前进的道路上!
02
成长
因付出而积淀
时间回到2017年,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材料专业新生李明哲和黄锦洋一样,从入学起就积极关注着大学生创新创业。和身边一些想着“放飞自我”的同学不同,他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提升渴望和竞赛参与意愿。借助咨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的机会,辅导员与他围绕专业兴趣、实践的目的意义、未来发展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通过日常接触,老师也逐渐发现他学习能力强、组织意愿强、想法较多且迫切希望付诸行动,但却存在目标不明确、缺少合作伙伴和选题不聚焦不深入等问题。由于还没有开始上专业课,辅导员一方面鼓励他和班主任积极联系尽早走进实验室,一方面鼓励他可以从门槛较低但十分必要的社会实践着手积累锻炼。
2018年寒假,李明哲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和本专业十余名同学开展了关于“北京居民废纸回收利用意识和习惯”的调查研究。在数十次的文献阅读、问卷设计、方法讨论的团队会议中,师生一起针对这一问题共同学习探讨并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大一下学期,看到节能减排大赛通知的李明哲也动心想要参加,得到老师的认可后,他着手将前期的调查成果认真整理。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学科竞赛,看着周围高年级学长学姐高大上的项目,李明哲心怀忐忑递交了《废纸回收利用:途径、问题与节能减排新思路》的调研报告,满怀期待等待比赛结果。
然而结果并未出人意料、一鸣惊人,没能收到校赛答辩通知的李明哲十分遗憾。提前几个月的积累都只能止步于此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挫败感。但有意义的是,这次参赛经历让他记住了评比现场的各种模型、多领域的创新项目,让他明白了优秀者大有人在,差距不止一点。老师的适时鼓励让他重新树立了信心。他认识到付出不会白费,和其他大一同学相比自己已然走在前列。此时此刻,千万不能把竞赛当做打卡活动。倘若真想创新,“做一次体验下就行”“差不多得了”的心理要不得。
第一步已经迈出,等待他的是探索求知的漫漫征途。基于废纸回收主题的关注,他与同宿舍的几位同学开始探索用废纸制作土壤用于种植,成功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班主任吕玉珍教授的引路下,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开始了实验研究。同时,他也没有放弃社会实践,团队吸纳更多成员,利用暑期设计完成新的抽样方案,实地调研北京市16区2170人,形成了几万字的调研报告。
令人振奋的是,在2018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比中,李明哲团队的调研成果获得百强团队“创新驱动转型”一等奖。2019年暑期,李明哲参与“垃圾分类”调研团再次出征。接连而来的好消息是新型土壤发明专利获批,大创项目验收获评国家级优秀,“乐纤土壤”创业项目获奖,能源经济大赛国家三等奖,论文发表……
但求过程,不问结果。花不开在此岸,就可能在彼岸绽放。李明哲保研至本校本专业继续深造,导师正是本科班主任吕玉珍教授,也是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指导老师。四年来交集无数的辅导员张冬月老师恰好再次成为了他的研究生辅导员。
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最熟悉的地方,最熟悉的老师,不变的还有节能减排的参赛初心。在2022年5月结束的华北电力大学第十五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研一的李明哲带领的团队关注青年大学生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以实践类最高分荣获一等奖,同时也获得了1/15的国赛“入场券”。时隔四年,节能减排不仅见证了他的成长,更让他对初心与使命有了更多思考。
青春里,一腔热血有时不难,但不三分钟热度,不陷入迷茫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沉得住气。奋斗青春之路,却总是经付出打磨而愈见清晰。在李明哲心中,那些能站在节能减排国赛领奖台的优秀师兄师姐依旧是最好的榜样,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漫长付出,他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03
青春
经执着而绽放
提起节能减排的身边榜样,来自创新动1501班的林园铖一定是其中之一。2017年8月,他带领团队站上了第十届节能减排大赛特等奖领奖台。
林园铖依稀记得自己报名参加第十届节能减排大赛的稚嫩模样。第一次听到“节能减排大赛”同样是在学院组织的竞赛宣讲活动中。彼时台上学长学姐们正神采奕奕地向新生分享这项比赛的创建理念以及参赛收获和经验,为他的心中播下了“报名参赛”的种子。正值大二的他对科研充满了好奇,和几个不同专业的同学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在多次头脑风暴仍没有明确目标课题后,他们果断选择联系学院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老师进一步确定最终课题。节能减排大赛鼓励各支参赛队伍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实物产品,并能够通过实物展示体现出创新意识与绿色环保理念。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和设计思路,很难令人眼前一亮、记忆犹新。在学长学姐的推荐下,团队联系了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陈海平教授和张衡师兄。时至今日,陈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让他记忆犹新:“希望你们不要只顾着‘炒旧饭’,要有创新精神,做出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
尽管有了指导老师保驾护航,但团队成员并没有被动等待给予,而是积极主动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一有想法,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去主楼F座和张衡师兄分享讨论,经常忘乎所以、一聊就是到深夜。在科研项目入门之初就得到了资深教授与热心师兄的指导无疑让大家倍感珍惜,团队成员全身心的投入也让项目进展迅速。
从冬到夏,团队在楼顶实验台上度过的无数日夜
在探索新思想、新技术的道路上,团队成员不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团队敏锐地捕捉到,高效低成本的高倍聚光器设计和选择是聚光光伏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试图提出新型环形镜面分布结构,将聚光比提高到1300倍以上,聚光点温度达到900℃,希望解决平板式菲涅尔透镜体积小、聚光比不高,无法在工程上大型化利用的问题。环形线性菲涅尔高倍聚光器不仅适用于光伏光热领域,还可用于有机朗肯循环、海水淡化、斯特林循环以及热声热机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这项研究的意义让大家倍感振奋。
当然,项目进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不期而至的“至暗时刻”也时常折磨着大家。由于实物模型体积比较大,因此一直放在学院顶楼的试验台上。在提交好初赛模型样机后,正赶上北京三四月份的大风天气。经验尚浅的大家谁也没想到,在某日一夜的狂风过后,样机的核心材料部分全部被大风吹断了。这仿佛晴天霹雳般让团队倍感焦灼。距离决赛只有不到2个月时间了,要想在比赛现场展示完整的实物作品只能加急重新加工。幸运的是,有了前期的选材、购材的经验,第二次流程变得顺利不少。在和商家的沟通交流中,团队又找到了一种新的、更加结实坚固的不锈钢材料。此后,去加工现场催工成了大家课余的日常,终于在决赛前赶制完成了最终版的模型样机。
在林园铖入学两年的生活中,这个项目就投入了一年时间。从前期选题到后期作品的更新优化,一路上经历了院赛、校赛到国赛的一系列答辩,各种挑战和小插曲让他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更收获了最好的结果。当他从大会主席岑可法院士手上接过奖牌的那一刻,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得到了回报。品尝过寒冬酷暑,也经历过百思不得其解的苦恼,最终坚持投入造就了他们在本科生涯中难忘的高光时刻,同时这段经历也似星星之火,提供着走入科研探索之门的源动力。
距离林园铖参加“节能减排大赛”已经过去五年了,已保研至清华大学的他至今回忆起来,那段科研“初体验”仍令人感慨万千。经历比赛的洗礼和磨练,他有幸尝到了在科研中辛勤付出的一些“甜头”。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更多时候是没有头绪的苦恼和焦虑,是奋力赶deadline的紧张和艰辛,但是当自己构想的解决方案被验证可行的时候,那种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收获感让人难以忘怀。也正是“节能减排大赛”让他和团队成员明白了坚持与探索的意义,为日后夯实学业知识和继续科研探索奠定了基础。
现如今,林园铖和团队的其他成员都在各自的领域里继续探索着,期待着能够真正为解决科学问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相比于参加竞赛,目前的科研项目难度更大、挑战更多,但是当初参加“节能减排大赛”带来的激励与收获,将一直伴随他们前行。
一届人有一届人的榜样和目标,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征途。节能减排大赛年年如期而至,不同的故事,同样的感动。下一个斩获特等奖的团队成员会是谁,他们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04
大学
因专注而收获
时隔四年,特等奖殊荣再次到来。来自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吴仲华1801班的陈伯旭赶在大四来临之际完成了自己节能减排的小心愿。
在学校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氛围下,陈伯旭想要报名节能减排之心早已有之,终于在大三学年鼓起勇气放手一试。参赛团队的6名成员来自三个学院、三个年级。最初大家并不相识,却因为共同的兴趣与爱好关注着节能减排大赛。与某些个人竞赛不同,节能减排大赛更加需要团队协作。在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马骁婧与徐进良两位指导老师的推荐指导下,最终组成了这一支队伍。
尽管全力以赴创新的目标十分明确,但最初的选题几经碰壁仍难以确定。由于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团队只求选题新奇而并未充分考虑可实施性使得项目在一开始就深陷泥潭,进展缓慢。随着时间的流逝,缺乏经验的大家在心急如焚的同时开始摇摆,想要放弃项目重新选题。
就在这时,多亏两位老师的专业指导,从顶层设计上重新梳理了研究内容,并亲力亲为的带领大家制定研究计划。为给同学们更多指导,两周一次的组会改为一周一次、一周两次、甚至两天一次,师生专注攻克一个个细节问题时常讨论至深夜。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终于“柳暗花明”,在校赛截止前夕完成了初代作品。从调研到定题,再到实物制作、现场答辩,每一个环节大家都历经蜕变成长获益匪浅,一次次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和竞赛对综合能力的考验。
随着初代作品的完成,团队成功代表学校参加国赛。受疫情影响,国赛日期不断后延。随着备赛期的拉长,本应时间更加充裕的大家却遇到了新的困难,期末考试、学业课程、社团活动等种种冲突和困难被逐渐放大,不少成员产生了懈怠心理。了解到作品停滞不前,指导教师及时教导大家: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要有学术创新能力,还要有卓越的规划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老师们帮助大家制定新的时间进度安排,通过言传身教监督推进实施。陈伯旭深切体会到了两位科研工作者的严谨细致,更加感动于教师的育人初心。
及时调整心态的团队成员开始了对装置作品进行再次完善升级。项目虽然初有成果,但后续过程依旧困难重重。考虑到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大家决定将实验装置的材料由玻璃替换为不锈钢,而由于尺寸过大,不锈钢的实验装置重达将近400斤,而实验室在8楼,仅仅将实验装置从学校门口抬至实验室便花费了将近一天。
期间,令陈伯旭印象深刻的事不断涌现。就拿队伍里一名20级的学妹来说,国赛备赛期间正值军训。一天,大家从早上八点开始在实验室采集油水分离实验数据,经过反复的测量、验证,实验结束时已经凌晨三点左右,赶回宿舍又恰逢暴雨,而她早上五点四十还要参加早操……但她依然无怨无悔。那段时间,每个人为了项目竭尽所能,拼尽全力,这才使大家在两个月期间对装置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最终在国赛中披荆斩棘,斩获了特等奖的佳绩。
回想起从4月校赛备赛到8月国赛答辩,从最初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到最后的圆满收官,一路可谓快乐与纠结同在,泪水与汗水交织。但经历过后,陈伯旭倍感一切都是值得的。队伍中有两名成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两名成员获得了研究生保送资格。六名科研“小白”,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可以开始独立行走,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陈伯旭无比感谢参赛过程中学校老师给予的全方位关心和帮助。没有学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层层把关、鼎力相助,就不会有这样的理想结果。他默默将两位老师的样子刻入心中,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执着于科研创新和教书育人的优秀的人。
05
目标
由这里升华
节能减排带给大家的远不止机会、挑战、磨砺和荣誉,更有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投身强国报国的青春理想。通过这次参赛使陈伯旭意识到,青年学子要有胆有识、有创意的灵感、有把灵感转换为实物的能力、有枯燥付出的甘心、有咬牙坚持的恒心。一场比赛,考验的远不止是一个作品,还有参赛团队能力素质的全面。一场比赛的结束,远不是拿到一个荣誉就够了,而要把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此后的学习中。特等奖不是节能减排的顶峰,而恰是节能减排的真正开始!
和林园铖一样,陈伯旭也获得了华电学子的至高荣誉——“校长奖学金”。在毕业这年,他陆续收到了更多喜讯,还作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代表登上《人民日报》。但此时的他早已踏上新的征途,既往荣誉,皆是脚下之基石,唯有远方目标,召唤新的作为。
“比赛后,大家又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参赛之旅看似都归于平静。但也许只有我们自己才深刻地感受到,仿佛一夜长大般,心里装入了更多东西。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不仅与节能减排同在,更与科技创新同在,与国家发展同在!”陈伯旭如是说。
“双碳目标作为中国在重大国际场合正式提出的庄严承诺,其重要程度和执行决心远超一般愿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要求我们在专业上更进一步,也召唤更广泛的节能减排公众参与。大学生应带头做到环保意识和行为知行合一,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青春力量。”李明哲计划和身边的同学们展示团队的调研成果,号召更多人投身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8月,“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将在天津大学举办。届时,大学生节能减排热情将再次掀起盛夏热浪,推举青春梦想,点亮生命之光。
“节能减排的故事还在继续
探索不止,步履不停
节能减排的成长还在接力
知行合一,传承创新
点赞节能减排创新榜样
他们是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通一员
却选择奋斗让青春变得不再雷同
点赞节能减排创新行动
青春力量的汇聚
助推碳达峰、碳中和从目标走向现实
”屏幕前的你
是否有了新的期待,新的目标?
无论是怎样的毫无基础
请从选择尝试开始
无论是怎样的挫败坎坷
请从踏实积淀开始
无论是怎样的遥不可及
请从坚持专注开始
❖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