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英文翻译怎么写(节能减排英文欢迎关注《建筑节能(中英文)》2022-12期)
暖通空调1 基于空调末端设备选型的管网能效分析陈文鉴,刘雪峰摘要: 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的选型主观性较强,高度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而在使用过程中,空调设计参数的改变与负荷工况的变化会导致空调末端偏离其设计工况,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所以探究中央空调系统各变化因素对末端设计选型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的冷冻水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末端设备的热力模型与同程管网的水力模型,在考虑末端设备运行特性及管网调节特性的影响下,探究空调各设计参数对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计选型及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根据蒙特卡洛概率生成模型,模拟末端热湿负荷与末端设备设计选型的随机性,研究负荷与末端设计选型的随机波动对中央空调系统能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湿负荷耦合对末端性能有较大影响。在随机负荷条件下,提高空调末端设备安全系数可以提高应对极端热湿负荷的适应性,并减少冷冻水系统能效随机变化的不确定性,而末端设备换热面积对中央空调系统能耗成本的敏感性较高。研究结果为探索热湿负荷及设备选型随机性约束下的优化控制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关键词: 冷冻水系统; 末端设备; 热力特性模型; 中央空调9 大型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耗热量基准研究孙春华,冯浩宇,高晓宇,曹姗姗,夏国强摘要: 以某大型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耗热量数据为对象,采用箱线图法及洛伦兹曲线法相结合研究耗热量基准模型建立方法,通过建立每一类热力站耗热量基准模型获得基准值。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及DBSCAN聚类算法对热力站耗热量数据中的异常值及离群值进行辨识,得出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对异常值数据敏感;对预处理后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进行热力站耗热量数据分类,其中热力站数量较少的类别采用箱线图法建立耗热量基准模型并得到基准值,热力站数量较多的类别采用基于洛伦兹曲线的方式建立热力站的能耗基准模型并得到经验公式,通过两种方法建立的热力站耗热量基准模型可为后续热力站耗热量的节能潜力分析提供重要依据。关键词: 热力站耗热量基准; 数据预处理; 聚类算法; 箱线图法; 洛伦兹曲线法16 城镇住宅建筑集中供暖热源配比研究赵阳,王刚,荣雅静摘要: 为适应清洁能源供暖的集约化发展要求,分析了建筑供暖用热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归纳界定了住宅房屋入住和空置的范畴,发现中国较大城市的住宅房屋空置率均超过20%以上;针对某经济水平普通的城镇住宅建筑,对其供热使用率和入住率进行统计研究,发现使用供热面积与供热户数计算供热使用率结论一致,不同类型建筑供热实际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别;分析供热使用率在住宅建筑生命周期的前半阶段随使用年代变长而增加,且增幅减小,通过拟合预测前30年的增长变化发现前5年增长较快,之后增长放缓,10年后逐渐趋于稳定。据此,城镇住宅建筑的集中供热热源规划和设计时应考虑建筑入住率,宜按照建筑面积热负荷的70%~90%配比,推广利用智能化、信息化建筑节能技术以保证供热系统投资运行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关键词: 城镇; 供暖; 热源; 入住率; 配比22 上海居民用能行为和住宅空调采暖能耗研究田楠楠,杨峰摘要: 充分了解居民用能行为、居住及个人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和推广优化用能行为措施来挖掘住宅节能潜力。通过对上海市5 个不同类型小区的实地调研和走访,获得了不同小区中以家庭为单位的环境调控设备类型及数量、空调使用习惯、开窗通风习惯、月电费等居民用能相关数据、基本居住信息及被访问者个人信息,对居住建筑中能源使用者的行为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并对若干因素与建筑能耗相关性加以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地区住宅室内环境制冷和采暖主要依靠分体空调,因此提高分体空调能源效率并鼓励居民选择高效产品有重要意义;设备数量与户内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空调使用模式是“按需使用,人走即关”,表明使用者具有一定节能意识;空调夏季设定温度相对较节能,而冬季较不节能,夏季夜间开机率要高于冬季夜间,应进行宣传教育,使冬季空调设定温度趋向合理,引导夏季夜晚采用更节能的风扇等设备来降温;多数居民有保持通风的习惯,且老人优于年轻人,关窗原因由于各小区环境不同而略有差异,应通过前期设计创造利于通风的室外环境和室内空间,规避室外噪音等阻碍开窗的因素,对重点人群进行教育并鼓励开窗等被动式行为;在月电费粗略代替建筑能耗的前提下,建筑能耗与户内面积和空调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小区类型和常住人口数无直接关系,与被访问者收入无显著关系。希望能为进一步提出优化用能行为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促进我国住宅建筑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居住建筑; 用能行为; 空调采暖; 建筑能耗; 开窗30 内遮阳行为调节对办公建筑耗能的影响研究高飞,邹秋生,吴银萍,赵新辉摘要: 窗户是影响建筑供暖空调负荷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热量包含温差传热和日射得热两部分,其中温差传热取决于建筑所在城市气象参数、窗户本身结构热阻,当建筑投入使用后将很难做节能优化,然而日射得热部分却可以后期人为干预。以成都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结合两种不同内遮阳行为调节方式,运用建筑全年动态负荷计算的手段,研究内遮阳行为调节对建筑全年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建筑采用内遮阳行为调节作用时,建筑全年耗冷量减少,耗热量与无遮阳时相同,建筑全年总的耗能减少;以室温控制作为调节方式,可使建筑全年总的耗能减少16%,结合地区太阳辐射分布作为调节方式,可相应减少7%;以室温作为内遮阳行为调节时,存在一个最优的温度区间,以太阳辐射分布调节时,其节能将与目标温度相关。关键词: 行为调节; 内遮阳; 办公建筑; 建筑耗能36 土壤-空气耦合源热泵系统能效与碳排放分析唐光明,王书琴摘要: 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建筑能耗问题,充分利用浅层地热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地下建筑空间空气换热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并对其性能系数进行计算分析;通过苏州某尚未启用的地库进行实际测试,验证了数值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利用实际测出的冬、夏季典型空调日空气温度,分别经过连续30个该气象条件下的间歇通风运行模拟,用以充分验证该系统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地下建筑土壤 - 空气换热系统具备持续的换热能力;整个实验阶段空调工况下该换热系统的夏季温升率约为5.9%,冬季温降率约为7.5%;该热泵机组冬、夏季空调工况下的性能系数分别达到了3.86和4.87,能效贡献率分别为6.9%和9.7%;每1 MJ冷、热量可分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7g和4.2g。关键词: 浅层地热能; 土壤- 空气换热系统; 碳中和; 能效贡献率; 数值计算; 建筑节能42 平疫结合病区空调通风系统的平疫转换方案思考孙翔宇,冯彦博,褚芳摘要: 2020年5月,国家机关发布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指出,我国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仍然存在不少能力短板,面对未来的风险挑战,必须全面做好补短板工作。在此文件指导下,医院空调通风系统的平疫结合设计可以兼顾平时功能和疫情期间特殊要求,有效提高医疗机构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以安徽、青岛两家综合医院的平疫结合病区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为例,从空间转换、空调通风系统转换、压力梯度控制、风机配置4个方面探讨设计过程中的主要思考和工作。其中,安徽项目为新建工程,青岛项目为改造工程,两类项目的平疫结合设计存在不同,希望可以为相关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 空调通风系统; 平疫结合; 功能转换病区47 夏热冬暖地区风扇辅助空调节能策略探讨邹颖摘要: 空调能耗是建筑运行能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空调能耗的降低或替代途径,采用入室测试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夏热冬暖地区室内主要纳凉方式与特点,评估人群对于风扇辅助空调实现热舒适的可接受范围,分析空气流速在较高室温下达到一级热舒适水平的补偿作用。结果表明在风扇的作用下,将空调设计温度提高1~2℃ 被该地区受试者普遍接受。在夏季高温日对两个相似房间进行比对实验,通过设备能耗监测得出将空调设计温度提高2℃ 并采用电风扇辅助方式的节能效益显著。采用DeST 软件模拟典型房间全年室内温度等参数变化特性,提出夏热冬暖地区风扇辅助空调的节能运行策略,减少空调运行时间和运行能耗,为建筑运行用能方式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空调; 电风扇; PMV; 室内热环境; 节能绿色建筑53 湘潭地区某高校学生宿舍能耗分析李小华,方清清,王平摘要: 近年来ꎬ高校宿舍建筑不断增多,然而高校宿舍能耗管理却没有得到改善,使得能源浪费严重。分析高校宿舍的能耗现状,提出合适的能耗评价指标,是改善高校宿舍能源浪费问题的关键所在。以湘潭某高校的宿舍楼为例,以日单位面积能耗和日人均能耗作为基础能耗评价指标,对学年各季节的综合能耗、分项能耗分别进行评价,找出各栋宿舍的节能潜力。同时运用SPSS软件以各项能耗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日人均平均能耗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居住面积在湘潭地区高校宿舍能耗评价中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能耗评价中需进行修正。该结论可有效指导湘潭地区宿舍节能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高校宿舍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 高校宿舍; 能耗评价; 节能潜力; 多元回归分析59 陕南丘陵沟壑地区乡村民居冬季热工性能研究夏博,闫明琦,张建新摘要: 为了研究陕南丘陵沟壑地区乡村民居,以陕南安康地区的江安村新建民居与传统民居冬季室内热工环境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室内外温度、相对湿度、壁面温度等进行测试及物理环境分析,并结合标准有效温度SET*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当前陕南地区民居冬季不舒适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新建民居及传统民居热工性能的优缺点,如传统民居热惰性、吸湿性较好,但门窗接缝处存在缝隙;新建民居的密闭性较好,但根据新建民居居民的生活习惯,存在户门长时间开放导致室内热环境较差等问题。针对不同民居提出了改善围护结构热惰性的不同策略,提高门窗气密性,采用其他形式采暖设备,保证其空间内部热辐射较为均匀,以及提出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等改造措施并加以模拟验证。关键词: 热工性能; 陕南民居; 室内热环境保温隔热67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热工性能研究李永,赵彦彦,李沫,毛宏智,路洪通摘要: 利用AIRPAK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分析了复合板中加强肋的存在对其传热系数造成的影响,对以挤塑板和石墨挤塑板为保温层的外模板现浇混凝土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整体热工性能进行分析,得出在连接件数量分别为6个/m2、9个/m2的情况下传热系数的变化情况及折合到保温材料上的综合修正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复合保温板,在现阶段常用的保温材料厚度范围内,加强肋造成的传热系数相对误差在0.95%~2.72%范围内,折合到保温材料上的修正量在1.113~1.139范围内,基本可以忽略;由于连接锚固件没有采取有效的断热桥措施,使得传热量增加的比例较大;为应用方便,在以挤塑板( 厚度60~90mm) 和石墨挤塑板(厚度50~80mm)为保温材料时,建议在连接锚固件为6个/m2和9个/m2的情况下,保温材料综合修正系数分别取1.4和1.5。关键词: 保温与结构一体化; 热工性能; 传热系数; 修正系数
72 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用于外墙保温系统结构承托的挑板热桥研究
吴自敏
摘要: 介绍了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时的安全性顾虑,以及现有处置方法的不足之处。外墙设置挑板可提升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性,但会增加挑板热桥。以使用频次较高的250mm 厚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为研究对象,分析挑板热桥线传热系数ψ值与挑板尺寸的关系,得出ψ值与挑板外挑尺寸和厚度正相关的结论。挑板部位未采用降低热桥专项设计时ψ的最小值为0.06W/(m·K),属于较大热桥。根据挑板部位热流分布特点,提出两种降低ψ值的方法。方法一:采用真空绝热板包覆挑板,并提出了“全包”和“半包”两种型式;方法二:采用真空绝热板局部取代外墙外保温系统中靠近室外侧的保温材料。给出了两种方法在不同设计参数时ψ 的具体值,分析了设计参数变化时ψ的变化趋势。给出了ψ<0.01 W/(m·K)时的设计参数。关键词: 热桥; 超低能耗建筑;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零能耗建筑; 近零能耗建筑; 低碳建筑; 零碳建筑77 严寒地区相变窗热舒适与节能特性分析张春霞,张姝,李栋,花凌旭,马雨新,杨瑞桐摘要: 玻璃窗、玻璃幕墙类半透明围护结构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墙体类不透明围护结构热损失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透光性强、热惰性弱,可通过填充石蜡类相变材料改善其热工性能。以严寒地区大庆区域冬季典型晴天、阴天的温度和太阳辐射为基本气象数据,建立了填充相变材料玻璃窗传热特性模型,数值研究了二氧化硅保温相变玻璃窗、空气保温相变玻璃窗和双层相变玻璃窗的传热特性,获得了窗内表面温度、热流及日总传热量,对比分析了三种窗的热舒适及节能效果。结果表明:严寒地区采用保温相变玻璃窗比双层相变玻璃窗更舒适节能,与空气保温相比,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效果更优,推荐石蜡相变温度为16~18 ℃。关键词: 严寒地区; 相变玻璃窗; 二氧化硅; 热舒适; 节能83 ETFE 隔热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万容兵,赵文博,丁行健,邓忠民,王红莉,刘冠水摘要: 在ETFE(Ethylene Tetra Fluro Ethylene)薄膜表面涂覆一层纳米铯钨青铜隔热涂层,对制备的隔热膜进行光学、涂层附着、溶剂擦拭焊接、力学、老化、降温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TFE隔热膜满足膜结构加工中焊接要求,涂层附着及老化性能优异,可在户外长期使用;随着涂层中铯钨青铜浓度的增加,太阳光透过率与可见光透过率逐渐下降,紫外阻隔率保持不变;涂层中铯钨青铜浓度增加到26.5wt%,红外阻隔率接近100%,继续增加铯钨青铜浓度对红外阻隔率提升作用有限。将隔热膜设计为3 层气枕模型,其可见光透过率41.04%,太阳光透射比23.23%,红外阻隔率99.58%,满足绿建三星光学要求。使用隔热膜制作的3层气枕膜结构,可以很好地满足大型建筑对采光与节能、绿色建筑的要求。关键词: ETFE膜结构; 铯钨青铜隔热涂层; 降温节能; 碳达峰节能改造87 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升研究苏媛,宫阿如汗,蒲萌萌,刘冲摘要: 改善既有居住建筑能耗高、居住环境差等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任务。对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构造做法演变进程进行总结,并对大连市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调研及分析其外围护结构存在的热工性能问题。在对既有居住建筑能耗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对外墙、外窗及屋顶等外围护结构采用EPS板、XPS板、硬泡沫聚氨酯板和岩棉板等不同材料进行外保温处理。利用Design Builder软件建立研究模型,模拟分析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策略。模拟结果发现:建筑外围护结构改造能够显著降低建筑能耗,但是节能率和保温层厚度呈非线性相关,实践中应该综合考虑改造措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关键词: 既有居住建筑; 外围护结构; 节能改造; 模拟93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近零能耗改造潜力分析徐樑,吴捷,沈景华,陈守恭摘要: 以某高校绿建中心近零能耗改造项目为例,探索在低碳背景下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通过节能改造策略达到近零能耗标准的节能潜力,采用OpenStudio能耗模拟软件,按照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建筑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基准参照建筑与拟改造近零能耗建筑模型。在基准建筑基础上进行建筑整体气密性、外围护结构性热工性能、新风系统、被动式遮阳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五方面进行逐项分析,在节能建筑的基础上分析各项措施的节能贡献率与整体改造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夏热冬冷地区的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应按照热回收系统> 气密性> 遮阳系统>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先级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建筑本体及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利用。关键词: 近零能耗建筑; 既有办公建筑; 夏热冬冷地区; 被动式技术; 可再生能源99 PV-green Roofs 植被层高度对系统性能影响董世骞,蒋琳,王亮,邓展鹏,杨尽摘要: 绿化屋顶(GR)和光伏发电系统(PV) 在调节室内热湿环境与降低建筑能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两系统互效性耦合而成的光伏 - 绿化屋顶(PV-green Roofs) 是推进建筑节能的创新型举措。结合PV-green Roofs数学模型,分析植物高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定,以落地生根和佛甲草为绿化屋顶植被层材料,实测不同工况下PV-green Roofs系统的电量输出值,同时结合EnergyPlus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采用不同植株高度的PV-green Roofs系统对建筑消耗净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高度通过改变绿化屋顶种植层蒸发阻力和植被层冠状层风速影响系统性能;在夏热冬冷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命中期对应的高度对光伏系统工作环境的冷却效果最为明显,引起输出电量的增值最大,且环境湿度对系统性能存在影响。关键词: PV-green Roofs; 植物高度; 系统性能; 夏热冬冷地区106 基于数据挖掘的危房改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张舸,周志鹏,周浩摘要: 基于某市农村危房改造管理信息系统和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数据标准化、基于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农户的房屋建筑年代、家庭人口数量以及现住房建筑面积进行了离群点检测。运用聚类分析,选取农户家庭人口、现住房面积等能区分农户类型的数据,将其分为3 类农户。结合实地调查农户危房改造意愿与原因,以及问卷调研数据,提出了通过信息增益理论及C4.5决策树建立农户危房改造意愿与农户特征间的关联关系的方法。研究发现家庭人口数量多及现住房面积较小的农户更愿意改造危房。研究结果为危房改造工作提供方法和思路上的借鉴。关键词: 农村危房改造;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离群点; 信息增益; C4.5决策树; 住房面积可再生能源利用111 复杂地质条件下浅层地热能场地开发适宜性评价邓凤强,裴鹏摘要: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浅层地热能的成功开发取决于多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建设地源热泵项目前应对其场地开发的适宜性做出科学和充分的评价。当前对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适宜性的研究,大多都是针对大区域内、普适性的场地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而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小区域内的浅层地热资源场地开发适宜性问题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从小区域场地特征和影响因素出发,分别对场地条件、地层条件、地下水条件和地层热物性参数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给出了赋值参考,通过数学模型及计算公式得出复杂地质小区域场地的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数。得出结论:裂隙水流速、溶洞发育程度和裂隙发育程度是适宜性评价权重最大的三个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给出开发影响因素权重分析,并根据分级打分给出适宜性评价判断标准。该研究方法和结论为分析复杂地质小区域场地开发适宜性,以及进一步评估其技术经济效益提供了分析工具和决策依据,通过分析具体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实际工程中复杂地质小区域场地浅层地热开发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关键词: 复杂地质; 浅层地热; 项目场地; 适宜性评价119 基于TRNSYS 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土壤冷热平衡研究杜赛赛,王新如,张勇,刘轩,陈伟,李超,潘嵩摘要: 地源热泵系统常因供热、供冷季节对土壤的取放热量不一致,从而出现土壤热失衡的问题,使得系统性能衰减。为解决这一问题ꎬ基于瞬时模拟软件TRNSYS,搭建西安市常宁新区某基地研发中心模型,对其地源热泵系统10年间运行情况进行模拟仿真。同时以现有模型为基础,通过改变系统的设计参数包含地埋管深度、地埋管间距以及地埋管管径,分析西安地区地埋管土壤储、放热规律,评价系统生命周期内土壤热平衡性及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地埋管深度越深,土壤温度变化越小。地埋管间距和管径一定时,当地埋管深度为80m时,土壤10年温度增长为0.7℃;而当地埋管深度为140m时,土壤10年温度增长仅为0.19℃ 。地埋管深度和管间距一定时,管径对系统COP和土壤温度的影响不大。地埋管间距越大,对于土壤温度影响越小,系统运行效果越好。当地埋管深度和管径一定时,对于文中提到的实际工程,当管间距缩小50% 为2.25m时,土壤温度相比较于初始温度增加0.798 ℃ ,而当管间距扩大1倍为9m时,土壤温度近似保持不变,即扩大管间距可以有效避免热堆积现象的发生。期望为地源热泵系统更好地应用于工程中提供支持。关键词: 地源热泵; TRNSYS; 土壤热平衡126 间接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储热水箱盘管换热器设计分析褚赛,刘启明,鲍超,甄璐莹,魏俊辉摘要: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间接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原理,从换热设计、结构设计、阻力计算三方面分析了储热水箱中盘管换热器的设计方法。换热设计方面详细介绍了储热水箱盘管换热器中换热液与盘管内壁的管内受迫对流换热、盘管内壁至外壁的导热以及盘管外壁与冷水的自然对流换热等三个热过程的换热分析及参数选取,得出总传热系数为517.15W/(m2·K),4个区域盘管换热器总换热面积123.27m2;结构与阻力设计方面对比了经济比摩阻、同类文献阻力损失限值及水泵富裕扬程限值3种方案下的盘管结构,得出水泵富裕扬程限值方案最为贴合本工程的盘管结构设计,4个区域共需φ25×1.2不锈钢盘管50组,每组以450mm外径缠绕19圈。为相关工程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关键词: 间接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运行原理; 盘管换热; 传热系数; 阻力损失绿色施工131 首开股份公司项目装配式装修部品碳排放研究王强,曹阳,刘璠,于楠,王瑶,张然,张洋洋,石利汝摘要: 在国家大力推动建筑领域“双碳”行动的背景下,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推动建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己任。首开地产作为改革的先行者,以节能减排为业务开展的基本原则,采用装配式装修方式推动精装修项目践行“减碳” 目标。通过对国内现有隔墙部品的碳排放全生命周期计算与对比,得出模块化的隔墙明显比ALC条板的隔墙减少79.66%的碳排放量,比传统轻钢龙骨减少12%的碳排放量,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结合首开现有精装修交付项目绿色减排目标,提出通过应用“低碳化”的装配式装修部品、搭建合理节能的供应链体系、采用EPC工程总承包实施方式等手段,实现地产开发项目绿色高质量建设。为后续开发实践案例及碳排放计算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关键词: 装配式装修; 碳排放; 节能设计138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废弃物量化对比研究江柯,潘雨红摘要: 建筑废弃物的排放不仅污染生态环境,还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支出。如何控制或减少建筑废弃物量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现浇建筑,对减少建筑废弃物量的优势显著,以此两种工法的建筑废弃物量化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对建筑废弃物的来源和成分进行分类,并梳理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工法特点,分析各工艺流程所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量,再将此两种工法基于同一案例,采用现行技术规范和定额标准对其建筑废弃物量进行测算并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传统现浇建筑的废弃物主要产生于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以及装饰装修工程;而装配式建筑的废弃物产生于构件的生产、运输以及安装阶段;并测算出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现浇建筑可以减少48.25%的建筑废弃物量。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传统现浇建筑; 建筑废弃物新媒体:陶袁庆
审核:时流
感谢您的关注
《建筑节能(中英文)》(月刊)
Journal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Monthly)
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名称:建筑节能杂志(社)
https://fcyy.cbpt.cnki.net
Email:bee@vip.126.com
Tel:024-81978463
Add:110000/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2F
Welcome Global Authors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ese and/or in English!
《建筑节能(中英文)》
常设专栏 敬请关注
↓↓↓↓↓↓
建筑碳中和
绿色建筑
保温隔热
暖通空调
可再生能源利用
节能改造
标准规范
生态·建筑·环境
电气与智能化
直流建筑联盟之声
节能经济与行业研究
智慧运维
建筑节能杂志订阅-小程序-上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