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和燃油车到底哪个才能给达到真正的节能减排?
谢邀。
问题提的很细致,很专业。
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不一定全面。
首先节能减排只是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的之一,其他两个目标包括:
1.消除汽车工业对燃油的过度依赖,保证国家能源和运输工业安全。毕竟我们的石油大部分靠进口,而国内外形势对石油进口安全不利;
2.探索汽车工业发展新思路,希望做到弯道超车。西方世界主导的汽车工业已经发展100多年,但主要体现在发动机技术和变速箱等传统汽车技术方面,我国做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收益不大,为此国家希望能在电动汽车领域做到先发制人,特别是先进动力电池技术、先进驱动电机技术和先进电控技术方面。
关于排放水平对比
燃油车的热效率目前平均水平是35%左右,优秀如丰田,也只能做到不超过40%,但其实就算如此,现有的燃油车排放水平已经与纯电动车相当了。
那为什么还在推电动车,除了上面补充的两个原因外,还有一点:
就是燃油车的排放的分散的、是遍布各个角落的,随着人口密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各个车随着品牌不同、使用年限不同,排放水平大不相同,难以管理;
而电的来源虽然在国内主要以燃煤为主,但这个排放产生的地点是固定的、且远离城市,容易集中治理、提升;对城市热岛效应的贡献量也会降低;
加之未来在核电、水电和太阳能等新型发电模式上的突破和进步,电的来源对排放的污染将进一步降低;
关于燃油车的有效热效率和电池技术的研发到底哪个更难
燃油车的发动机已经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但热效率的提升是非常缓慢的,目前市面上量产的汽油机中,热效率最高的为丰田普锐斯所搭载的1.8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热效率超过40%;同时,马自达创驰蓝天发动机,也能够达到这一水平。
可这已经基本是极限了,要继续突破到50%,难如登天。
而电池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才几十年,且进步是巨大的,随着新材料在电芯上的运用、先进电池热管理技术的运用、高精度SOC算法的进步,动力电池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和发挥空间。
这样而言,国家主推纯电动的目的就很好理解了。